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專訪原國傢能源部副部長陸佑楣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降低煤炭消耗
林春挺面對中國空氣質量日趨下降的困境,人們開始反思能源結構是否合理,並試圖尋找可以解決的辦法。為此,《第一財經日報》專訪瞭在能源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出生於1934年的陸佑楣,曾任國傢水電部副部長、能源部副部長、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等職。陸佑楣表示,在各種電力能源的結構中,應更多開發可再生能源及清潔的核電,增加這一部分電力的比重,把煤炭的消耗降下來。加快核電建設有利於保護環境第一財經日報:你最近對發展核電等新能源的呼聲很大,這是基於怎樣的考慮?陸佑楣:中國2012年底全國電力總裝機11.4億千瓦,它的結構是煤電8.2億千瓦,占總裝機量的71.7%,水電2.5億千瓦,占21.9%。風電裝機0.6億千瓦,占5.2%,核電裝機0.1億千瓦,0.9%,太陽能和其他能源約0.04億千瓦,占0.3%。煤電全年發電量3.9萬億千瓦,年燒掉煤炭約12億噸標煤,約占瞭全煤炭生產消耗總量的一半。煤炭過度地燃燒,必然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廢氣和可吸入顆粒物,嚴重地影響瞭環境保護,對人類健康生存造成危害。這一現狀又倒逼電力結構應得到合理的調整:首先,應徹底關掉低效的小火電,以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的高效火電替代,應加快煤炭的清潔燃燒措施。在各種電力能源的結構中,應更多開發可再生能源及清潔的核電,增加這一部分電力的比重,把煤炭的消耗降下來。核電是清潔能源,核能是高密度的能源。我國核能的利用率太低,全球有440座核反應堆用於發電,占全球總電力的4%左右,而我國當前的核電隻占全國電力的0.9%。加快核電建設具有改善我國電力結構、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日報:你也和一些專傢一樣,建議中國發展內陸核電?陸佑楣: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受地震海嘯的襲擊,造成嚴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瞭全球的“核恐慌”,我國將正在建設的內陸核電站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叫停,影響瞭我國核電的正常發展。科學傢和工程師們都在設法提高核電的安全性,增強瞭人們對核電的信心,在核電堆型上,采用瞭非能動的冷卻系統,即AP1000新堆型。與此同時也在考慮改變核電站的佈置形式,把反應堆置於地下(山體內),巖體可以增加一道抗輻射泄漏的屏障,我國有很多崇山峻嶺,把核電站選在遠離居民區的大山裡,可增加內陸核電站的站址資源,這一設想正在積極地研究和可行性論證中。科學充分利用水電日報:目前中國水電(601669,股吧)發展如何?過度開發會帶來怎樣的後果?陸佑楣:我國的水能資源相對較為豐富,水力發電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但是總量有限,全國多次普查技術經濟上可開發的總量約在5億~5.5億千瓦,當前已開發瞭2.5億千瓦,可以預計在本世紀中葉,水能資源將全部開發利用。盡管如此,在我國電力總量上占的比重也隻有15%~20%,應該科學充分地用好這一部分能源。日報:有人說,三峽給當地生態帶來很大的影響,你怎麼看這個問題?陸佑楣:三峽工程和所有水電站的生態環境影響問題,水電站都是在河流上修建水壩形成水庫,這一工程措施必然改變原有水流的生態環境。其實,人類的一切造物活動都在不斷地改變生態和環境,問題的本質是改變的生態環境是有利還是不利,而什麼是利?怎麼衡量?這一標準隻能以人類對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需求的可持續發展為準則。以長江三峽工程為例,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為瞭解決長江中遊江漢平原洪水災害問題,在遭遇小於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情況下確保江漢平原4萬餘平方千米肥沃平原以及其中人口密集的十幾座重要城鎮的安全,這是三峽工程對原有生態環境的最大改變,這顯然也改善瞭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水力發電沒消耗一立方水,也不污染一立方水,不產生任何有害氣體和固體廢棄物。利用河流的水量和形成的落差,獲得巨大的能源,它的能源價值是極高的,一般水庫都具有防洪、通航以及漁業綜合效益。而它不利的一面是會影響野生魚類的正常繁殖,水庫的移民可能增加社會的負擔,泥沙運動發生變化造成下遊河道的沖刷和淘深等,這些不利的影響可以通過工程措施來加以改善、穩定。對於有一些誤導的輿論,如大旱、地震、暴雨、大澇等自然現象都可以通過科普的辦法來加以說明。日報:十年來,中國電改進展十分緩慢。對此,你有何建議?陸佑楣:關於電力體制的改革,電力是可以用貨幣交換的商品,商品在市場規律中運營。打破壟斷,能源、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都能獨立核算,更不應該有中間環節的壟斷。肅清虛假成本,推行市場價格,優勝劣汰、公平競爭,企業自主經營。三中全會決議在電力體制改革中的貫徹,一定能健康地發展我國的電力工業。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信用貸款率利計算公式@我想知道龜山信貸哪家成功率最高?-車貸信貸台中烏日車貸信貸12-27/160944448.html
專訪原國傢能源部副部長陸佑楣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降低煤炭消耗
林春挺面對中國空氣質量日趨下降的困境,人們開始反思能源結構是否合理,並試圖尋找可以解決的辦法。為此,《第一財經日報》專訪瞭在能源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出生於1934年的陸佑楣,曾任國傢水電部副部長、能源部副部長、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等職。陸佑楣表示,在各種電力能源的結構中,應更多開發可再生能源及清潔的核電,增加這一部分電力的比重,把煤炭的消耗降下來。加快核電建設有利於保護環境第一財經日報:你最近對發展核電等新能源的呼聲很大,這是基於怎樣的考慮?陸佑楣:中國2012年底全國電力總裝機11.4億千瓦,它的結構是煤電8.2億千瓦,占總裝機量的71.7%,水電2.5億千瓦,占21.9%。風電裝機0.6億千瓦,占5.2%,核電裝機0.1億千瓦,0.9%,太陽能和其他能源約0.04億千瓦,占0.3%。煤電全年發電量3.9萬億千瓦,年燒掉煤炭約12億噸標煤,約占瞭全煤炭生產消耗總量的一半。煤炭過度地燃燒,必然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廢氣和可吸入顆粒物,嚴重地影響瞭環境保護,對人類健康生存造成危害。這一現狀又倒逼電力結構應得到合理的調整:首先,應徹底關掉低效的小火電,以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的高效火電替代,應加快煤炭的清潔燃燒措施。在各種電力能源的結構中,應更多開發可再生能源及清潔的核電,增加這一部分電力的比重,把煤炭的消耗降下來。核電是清潔能源,核能是高密度的能源。我國核能的利用率太低,全球有440座核反應堆用於發電,占全球總電力的4%左右,而我國當前的核電隻占全國電力的0.9%。加快核電建設具有改善我國電力結構、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日報:你也和一些專傢一樣,建議中國發展內陸核電?陸佑楣: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受地震海嘯的襲擊,造成嚴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瞭全球的“核恐慌”,我國將正在建設的內陸核電站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叫停,影響瞭我國核電的正常發展。科學傢和工程師們都在設法提高核電的安全性,增強瞭人們對核電的信心,在核電堆型上,采用瞭非能動的冷卻系統,即AP1000新堆型。與此同時也在考慮改變核電站的佈置形式,把反應堆置於地下(山體內),巖體可以增加一道抗輻射泄漏的屏障,我國有很多崇山峻嶺,把核電站選在遠離居民區的大山裡,可增加內陸核電站的站址資源,這一設想正在積極地研究和可行性論證中。科學充分利用水電日報:目前中國水電(601669,股吧)發展如何?過度開發會帶來怎樣的後果?陸佑楣:我國的水能資源相對較為豐富,水力發電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但是總量有限,全國多次普查技術經濟上可開發的總量約在5億~5.5億千瓦,當前已開發瞭2.5億千瓦,可以預計在本世紀中葉,水能資源將全部開發利用。盡管如此,在我國電力總量上占的比重也隻有15%~20%,應該科學充分地用好這一部分能源。日報:有人說,三峽給當地生態帶來很大的影響,你怎麼看這個問題?陸佑楣:三峽工程和所有水電站的生態環境影響問題,水電站都是在河流上修建水壩形成水庫,這一工程措施必然改變原有水流的生態環境。其實,人類的一切造物活動都在不斷地改變生態和環境,問題的本質是改變的生態環境是有利還是不利,而什麼是利?怎麼衡量?這一標準隻能以人類對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需求的可持續發展為準則。以長江三峽工程為例,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為瞭解決長江中遊江漢平原洪水災害問題,在遭遇小於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情況下確保江漢平原4萬餘平方千米肥沃平原以及其中人口密集的十幾座重要城鎮的安全,這是三峽工程對原有生態環境的最大改變,這顯然也改善瞭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水力發電沒消耗一立方水,也不污染一立方水,不產生任何有害氣體和固體廢棄物。利用河流的水量和形成的落差,獲得巨大的能源,它的能源價值是極高的,一般水庫都具有防洪、通航以及漁業綜合效益。而它不利的一面是會影響野生魚類的正常繁殖,水庫的移民可能增加社會的負擔,泥沙運動發生變化造成下遊河道的沖刷和淘深等,這些不利的影響可以通過工程措施來加以改善、穩定。對於有一些誤導的輿論,如大旱、地震、暴雨、大澇等自然現象都可以通過科普的辦法來加以說明。日報:十年來,中國電改進展十分緩慢。對此,你有何建議?陸佑楣:關於電力體制的改革,電力是可以用貨幣交換的商品,商品在市場規律中運營。打破壟斷,能源、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都能獨立核算,更不應該有中間環節的壟斷。肅清虛假成本,推行市場價格,優勝劣汰、公平競爭,企業自主經營。三中全會決議在電力體制改革中的貫徹,一定能健康地發展我國的電力工業。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信用貸款率利計算公式@我想知道龜山信貸哪家成功率最高?-車貸信貸台中烏日車貸信貸12-27/160944448.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